重慶萬州區法院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
本報訊 日前,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法院大周人民法庭法官黃華成功調解一起撫養費糾紛,并上門幫助當事人修復親情,在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同時,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2015年7月,瞿某的父母因感情不和協議離婚,雙方約定離婚后瞿某由父親直接撫養,母親譚某每年支付撫養費5000元。離婚后的前兩年,譚某如約支付撫養費。隨后的幾年里,由于瞿某的父親及爺爺、奶奶與譚某在瞿某的探視問題上產生分歧,譚某未再支付撫養費。
了解情況后,黃華主動聯系了譚某:“兒子是你身上掉下來的肉,哪個母親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呢?你不能把上一輩的糾紛轉嫁給無辜的孩子,你給撫養費一方面盡了自己的責任,另一方面也讓兒子生活過得好一些。”在黃華耐心勸導下,譚某.終同意支付撫養費2萬元。
為修復親情,法官主動上門走訪,動員雙方坐下來溝通。黃華說道:“作為孩子的父親、爺爺、奶奶,要多為孩子著想,不能誤導孩子,讓他覺得母親不要自己。為了孩子的成長和未來,要允許孩子的母親和外婆探視。而作為孩子的母親、外婆,也應該多多聯系、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讓他體會到家人的關愛……”經過數小時的溝通交流,雙方當事人不再有對立情緒。
這起糾紛的圓滿解決,是萬州區法院落實“一街鎮一法官”工作機制的真實寫照。
自“一街鎮一法官”工作機制建立以來,萬州區法院組織66名員額法官開展系列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延伸訴訟服務、開展法治宣傳等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截至目前,萬州區法院與鎮鄉、街道實地對接122次,街道電話咨詢224次,成功調解17起矛盾糾紛。
“今天的工作主要是張貼《關于法官對接服務鎮鄉、街道、園區的公告》。領取的50份公告,我們已經全部張貼在對接鄉鎮、園區的公告欄?!比f州區法院分水人民法庭庭長姜晶說。
今年5月至6月,萬州區法院組織66名員額法官,劃分片區,張貼公告,明確工作內容、提供對接方式,共發放宣傳資料2216份,接受群眾咨詢467人次。
法官主動開展對接服務,將開展的“一街鎮一法官”相關情況匯報當地黨委、政府,主動了解鄉鎮工作基本情況和困難,開展上門走訪活動,承擔化解矛盾、釋法答疑、法治宣傳等職責。
據了解,為進一步落實“一街鎮一法官”工作機制,萬州區法院根據法庭和機關審判庭反饋街鎮、村社的建議和群眾需求,對農村多發的農地流轉、相鄰權、侵權等糾紛,采取就地調解、就地開庭等方式,以案釋法、以案明理,提升基層組織、當地群眾的法治意識和道德素養。(李炏)
(責編:薄晨棣、任一林)
來源-人民網